繁花盛開的文學閱讀
《書》(Bucher)與《文學》(Lieraturen)
◎陳思宏
在德國,文學雜誌閱讀人口屬於小眾,很容易在書店的雜誌書海中被忽略;同時,以對文壇的影響力來說,文學雜誌亦往往比不上如《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時代週報》(Die Zeit)等報紙的文學版面來得深遠。但儘管如此,德國坊間仍有幾本風格迥異的文學雜誌,以推介文學為宗旨,透過不同的定調與編輯策略,滿足各類讀者的需求。
《書》:以輕巧新穎企畫吸引大眾讀者
《書》是一本側重編輯包裝與商業行銷的文學雜誌,常以大量的全彩圖片與輕盈的筆調介紹當今文壇重要作家與現象,易讀易消化,可謂是以一般大眾為閱讀對象的 輕調文學雜誌。以二○○五年一月第一期為例,封面人物便是甫出版食譜的法國知名演員傑哈德.巴狄厄,專題介紹他親自撰寫的食譜書。
然而,這並不代表《書》只側重於大眾流行文學,最近一期雜誌便專文介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爭議不斷的奧地利女作家艾芙烈.葉利尼克。其中不僅概述她的書 寫,也探討她的政治觀與在維也納的生活切片。而馬奎斯最新作品《我憂鬱妓女的回憶》德文譯本才剛上書市,《書》便把馬奎斯的軼事和新書主角做了個有趣的對 照,以活潑新穎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大師的創作。此外,中國上海女作家棉棉也出現在這一期的《書》當中,她筆下描繪的情慾,以及不斷變遷的上海城市風貌,透 過翻譯,已經在德國引起關注,建立了一定的讀者群,可謂是繼衛慧《上海寶貝》在德國大受歡迎之後,備受矚目的中國年輕女作家。
《文學》:講究經典意義與文學質感
另一重要的文學雜誌《文學》(Lieraturen),成立於一九九九年,雖然堪稱「年輕」,卻是本專門介紹德國經典文學、具保守傾向的重要雜誌。編輯趨 向以介紹經典作家為主,帶領讀者進入文學「正典」(Canon)的世界。《文學》的編輯品味較為傳統而右傾,例如二○○二年十一月號便以專題介紹了右派保 守作家恩斯特.余格(Ernst Junger),刊登余格的作品,以及以他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長久以來,余格是許多人忌諱談論的二十世紀初作家,他曾在許多文章裡讚美戰爭是個「內部的大 事件」(inneres Ereignis),這種支持戰爭的態度,讓飽受戰爭毒害的德國人非常反感,《文學》特闢專題介紹余格,便稍顯露出此雜誌的右派傾向。《文學》每年發行十 本,每期以一位作家為主題,輔以每月精選書單、出版現象等單元。今年開春的第一本雜誌即以「何謂經典?」(Wozu Klassiker?)為題,探討如何認定經典文學、建立歷史正典地位,以及人們閱讀經典作品的必要。今年適逢席勒(Friedrich Schiller)逝世一百週年紀念,此主題便搭上此慶典列車,確認席勒在德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地位。本期還特別附贈了一本小別冊,邀請艾芙烈.葉利尼克書 寫了兩篇短文:〈給卡夫卡的書架〉(Ein Regal fur Franz Kafka)、〈訴說憤怒(一個計畫)〉(Sprech-Wut (Ein Vorhaben)),前者書寫卡夫卡,後者則關於席勒。
兩本重要的文學雜誌,最新一期都剛好有葉利尼克,《書》刊載一篇介紹性文章,導讀性強烈,所引用的葉利尼克書寫亦只是小篇幅;《文學》則是請葉利尼克親筆 撰寫,將艱澀難懂的葉氏文體裝訂成別冊,讓讀者細細品讀。由此,兩本文學期刊的迥異策略顯而易見。《書》編排活潑,其間並穿插廣告內頁,讓喜好文學的一般 大眾可以輕易進入;《文學》則鎖定精英閱讀群,走極簡精緻風格,刻鑿文字深度,以具質感的書寫定位經典文學。
文學雜誌的主題策畫向來大同小異,不外乎作者介紹、主題探討、創作發表、新書介紹等,以形式上言,《書》與《文學》亦不脫其外;但從內容來看,兩者差異很 大,例如《文學》在推薦書單上介紹了許多已故作者的經典,《書》則是傾向偏好新出版的作品。
此外,概述而論,這兩本雜誌雖採取迥異的策略與姿態,鎖定的閱讀族群亦不同,但並不表示《書》流俗膚淺,《文學》只是右派武斷。兩本雜誌雖然各有切入點, 但是介紹優質純文學給讀者的初衷卻絕對相同。好的文學環境應如繁花盛開,讀者可透過文學雜誌的引介,略過媚俗無創意的作品,循線進入小說詩歌的美好花園。 花香撲鼻,時時都是讀書好季節。
《書》網站:www.buecher-magazin.de
《文學》網站:www.literaturen-online.de
兩本重要的文學雜誌,最新一期都剛好有葉利尼克,《書》刊載一篇介紹性文章,導讀性強烈,所引用的葉利尼克書寫亦只是小篇幅;《文學》則是請葉利尼克親筆 撰寫,將艱澀難懂的葉氏文體裝訂成別冊,讓讀者細細品讀。由此,兩本文學期刊的迥異策略顯而易見。《書》編排活潑,其間並穿插廣告內頁,讓喜好文學的一般 大眾可以輕易進入;《文學》則鎖定精英閱讀群,走極簡精緻風格,刻鑿文字深度,以具質感的書寫定位經典文學。
文學雜誌的主題策畫向來大同小異,不外乎作者介紹、主題探討、創作發表、新書介紹等,以形式上言,《書》與《文學》亦不脫其外;但從內容來看,兩者差異很 大,例如《文學》在推薦書單上介紹了許多已故作者的經典,《書》則是傾向偏好新出版的作品。
此外,概述而論,這兩本雜誌雖採取迥異的策略與姿態,鎖定的閱讀族群亦不同,但並不表示《書》流俗膚淺,《文學》只是右派武斷。兩本雜誌雖然各有切入點, 但是介紹優質純文學給讀者的初衷卻絕對相同。好的文學環境應如繁花盛開,讀者可透過文學雜誌的引介,略過媚俗無創意的作品,循線進入小說詩歌的美好花園。 花香撲鼻,時時都是讀書好季節。
《書》網站:www.buecher-magazin.de
《文學》網站:www.literaturen-online.de
中國時報 2007.12.31
《2007美、日、中書市回顧》---美國篇 缺乏暢銷書,書評版面縮減
施清真(翻譯工作者)
整體而言,今年美國出版界表現持平,幸賴《哈利波特7》,大型連鎖書店和亞馬遜網路書 店的業績沒有比去年遜色。出版業績雖然持平,但書評版面卻受到景氣影響而縮減。根據「國家書評人協會」的統計,除了《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之外,全 美各大報紙的書評版面皆面臨減張,或是與其他版面合併的命運。今年3月上旬,《洛杉磯時報》宣布將周日書評與意見版合併,合併之後書評版面從16頁縮減為 12頁;《芝加哥論壇報》也將書評版由星期日移到星期六。這些更動促使國家書評人協會發起「解救書評運動」,但卻改變不了書評版面日漸縮減的事實。誠如 《紐約時報》的分析,部分報人雖然將書評視為文化責任,但報紙畢竟是營利單位,不得不屈就於經濟現勢。報紙書評或許必須與部落格結合,提供讀者更多選擇, 書評人也必須思考自己的定位,未來的書評將不再是少數精英份子的專利,而是出自大眾、服務大眾的論述。
《2007美、日、中書市回顧》---美國篇 缺乏暢銷書,書評版面縮減
施清真(翻譯工作者)
整體而言,今年美國出版界表現持平,幸賴《哈利波特7》,大型連鎖書店和亞馬遜網路書 店的業績沒有比去年遜色。出版業績雖然持平,但書評版面卻受到景氣影響而縮減。根據「國家書評人協會」的統計,除了《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之外,全 美各大報紙的書評版面皆面臨減張,或是與其他版面合併的命運。今年3月上旬,《洛杉磯時報》宣布將周日書評與意見版合併,合併之後書評版面從16頁縮減為 12頁;《芝加哥論壇報》也將書評版由星期日移到星期六。這些更動促使國家書評人協會發起「解救書評運動」,但卻改變不了書評版面日漸縮減的事實。誠如 《紐約時報》的分析,部分報人雖然將書評視為文化責任,但報紙畢竟是營利單位,不得不屈就於經濟現勢。報紙書評或許必須與部落格結合,提供讀者更多選擇, 書評人也必須思考自己的定位,未來的書評將不再是少數精英份子的專利,而是出自大眾、服務大眾的論述。
最暢銷的書:《月蝕》
撇去超級暢銷書《哈7》不談,今年銷量最驚人的,莫過於梅爾(Stephenie Meyer)的《月蝕》(Eclipse)。此書於7月中旬上市,一星期之內就售出25萬冊,甚至一度擠下《哈7》,躍登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月蝕》的主角是一位愛上吸血鬼的少女,梅爾已經以這對熱戀中的少男少女為主角,寫成《黎明》(Twilight)和《新月》(New Moon)兩本小說。這套被稱為【黎明系列】的青少年小說之中沒有嗑藥、性愛或是暴力情節,甚至沒有一句髒話,充分表現梅爾的宗教理念(她是虔誠的摩門教 徒)。3本小說皆大受美國青少年歡迎,前兩書已賣出160萬冊,《月蝕》首刷也達100萬冊。
基於如此驚人的銷量,出版界不免拿梅爾與J.K.羅琳做個比較:梅爾和羅琳都沒有受過寫作訓練;羅琳是個單親媽媽,梅爾是個專心養育3個 小孩的家庭主婦;羅琳在咖啡館埋頭創作,梅爾的靈感則來自夢境。由於兩人皆創下出版奇蹟,書評人也不免將梅爾視為羅琳的接班人。
最受矚目作家:朱諾.迪亞茲
多明尼加裔作家迪亞茲(Junot Diaz)6歲時移民美國,小時候家中貧困,唯一的娛樂是到圖書館看書。大學選修文學,本來打算畢業後當英文老師,但在因緣際會之下進了耶魯大學研習寫 作,並出版短篇小說集《Drown》,備受書評人激賞,迪亞茲也因而榮獲Guggenheim Fellowship等大獎,踏上寫作之路。
過去11年來,讀者們始終期待迪亞茲的新作,但卻年年希望落空。迪亞茲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也希望自己寫作速度加快,但對他而言,寫作的 過程艱辛而漫長,有時一年才寫出40頁滿意的作品。精雕細琢的迪亞茲,終於在今年推出新作《奧斯卡短暫而奇妙的一生》(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迪亞茲以一位肥胖、嗜打電玩、個性孤僻的多明尼加青年為主角,側寫多明尼加獨裁者特魯希洛政權(Trujillo Regime),書中夾雜大量西班牙與多明尼加俚語,是一部極為獨特的青少年成長小說。《奧斯卡短暫而奇妙的一生》再度廣受書評人激賞,已獲選為「國家書 評人協會」、《洛杉磯時報》等年度選書,問鼎明年度普立茲文學獎的希望濃厚。
最燒話題:辛普森懺悔錄引發政壇口水戰
去年喧騰一時的O.J.辛普森懺悔錄《如果是我幹的》(If I Did It),今年再度成為出版界熱門話題。梅鐸旗下的HarperCollins雖於去年撤銷出版,本書幕後推手瑞根(Judith Regan)也被撤職,經過一番訴訟之後,受害者家屬之一戈德曼(Ronald Goldman)取得本書版權。戈德曼重新設計封面,同時更換出版商,上市之後銷量居然扶搖直上,一度直逼亞馬遜網路書店前20名。更令出版界議論紛紛的 是,瑞根11月初控告梅鐸的新聞集團以及前雇主HarperCollins,求償金額高達1億美金。
瑞根向來是備受爭議的出版界女強人,她所執掌的Regan Books曾出版色情女星、保守政論人物等自傳,出版人不屑一顧,讀者卻趨之若鶩。瑞根遭解雇之後,出版界紛猜測這位話題女王下一步打算如何,結果不出大 家所料,瑞根控告新聞集團造謠毀謗,同時宣稱新聞集團的兩位高級主管,曾為了保護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的聲譽,示意她作偽證。朱利安尼是目前共和黨最熱門的 總統候選人,瑞根此語一出,更是引起各界譁然,看來瑞根挑起的戰火將持續延燒。
《2007美、日、中書市回顧》---中國篇 盜墓故事火紅,理財書熱銷綠茶(中國媒體編輯)
今年中國的閱讀圈,新話題和新閱讀潮流不多也不明顯,大多是去年熱潮的延續。
今年中國的閱讀圈,新話題和新閱讀潮流不多也不明顯,大多是去年熱潮的延續。
通俗歷史熱雖然持續,但顯然已經大大降溫了,這股持續了近兩年的熱度,今年只有《明朝那些事兒》還在保著溫,其他跟風之書已經漸漸被拋棄。然而,因為有利可圖,出版商仍在大量製造類似書籍。
健康養生書籍雖然也是去年的延續,是《人體使用手冊》等書引發熱度的「加熱版」,但今年無疑已過熱且過量。以中里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 為代表的養生書,如同泛濫的局勢全面爆發,其數量和銷量都讓人驚訝: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養生書嗎?我們真的有那麼強的養生意識嗎?大量的質疑之聲四起,養 生專家們也苦口婆心,勸讀者不要輕信這類沒有醫學依據、沒有權威認可的書籍。不過,這些養生專家們自己也製造了大量的養生書,不免讓人質疑,這樣的勸慰是 沒有說服力的。
在牛市的推動和全民均股的情形下,股市和理財書的熱銷是可以理解的。諸如《中國股民必讀手冊》、《中國基民必讀手冊》等,幾乎人手一冊。 熱潮所至,吸引了出版商們像炒股一樣擠進「股書」的出版中。伴隨股市而產生的如外匯、黃金、保險、理財等議題,都成為有利可圖的出版風向。
至於影視書、本土繪本、百家講壇等等,都是一時的閱讀潮流,這些常規的潮流,其實放在哪一年都類似。
最暢銷的書:盜墓系列
今年的暢銷書,不是某一本的天下,而是幾個系列群體化的結果。其中最暢銷者,當數【明朝那些事兒】系列、【鬼吹燈】系列和【盜墓筆記】系 列。今年沒有哪本書類似于丹的「心得」一樣,憑一本書走天下,都是集體出動,佔領各大書店的排行榜,形成一股「抱團」的性格。此三系列合計銷量都超過百 萬,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實際上是延續了去年開始的通俗歷史熱,只不過他將通俗歷史更通俗化,以通俗小說的方式寫通俗歷史,先是在網上反應熱烈,進而在書市也被廣泛閱讀。
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和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這兩個系列,都是以「盜墓」的題材吸引大眾。這類題材實際上是年前一度大熱的懸疑小說的分 支,在讀者對「懸而不疑」或「疑而不懸」的小說越來越厭倦時,盜墓小說正好滿足了人們對懸疑的另一層面的好奇,所以,暢銷很是可以理解。
最受矚目作家:王朔高調發飆
暢銷書作家並不一定就是最受矚目的作家,從今年的作家矚目係數來看,王朔無疑是最高的。這位文學頑主在沉寂多年後,今年突然高調復出,頻頻在各大媒體亮相,以獨特的王朔式語言對大眾文化和文化人物發飆。
當然,大家都知道,王朔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他的新書《我的千歲寒》造勢和炒作,於是乎,大家都不太鳥他了,愛說啥說啥去,被其罵的人也少有出來回應的。漸漸的,王朔也覺得無趣,就閉上了嘴。
實際上,在新書出版的時候,我就擔心出版商付出的高昂版稅會不會打了水漂,因為王朔這麼發飆顯然對新書發行是不利的,媒體和大眾厭煩了他的口無遮攔,進而會反感。果然,這本新書的市場反應並不好,在各大排行榜艱難地停留了不久就悄然而去了。
王朔自己自然也意識到了,於是,其後出版兩書《致女兒書》和《新狂人日記》時就低調多了。
王朔的矚目程度,可以用近期的一詞來歸納,那就是:「王朔速度」。這不僅指他一年出版了3本新書的出版速度,也是指他受矚目的程度也可以以一種速度的概念去歸納。
最燒話題:一無是處的財經書
很難想像,今年中國出版界的熱門話題會來自一本財經書。這本叫《貨幣戰爭》的書會引起話題,主要原因是一面倒的讀者批評:「錯得沒水準」、「金錢本位」、「純屬忽悠」、「垃圾」、「子虛烏有」等等辭彙,都是來自普羅大眾的批評意見。
然而批評成主流,熱點也就誕生了。能寫一本讓大家都罵的書也是一種水準,也是成為暢銷書的條件之一。於是,這本被稱為「一無是處」的書狂銷50多萬冊。網上甚至有專門為這本書揪錯和挑硬傷的帖子,看了讓人不敢有再去閱讀這本書的念頭。
雖然到了後來,關於這本書到底寫些什麼、有多少硬傷、如何一無是處,大家已經不關心了,但在各大媒體的年度盤點中,這本書和它引發的話題,無疑還是在各大媒體的紀錄中留下了一筆。
《2007美、日、中書市回顧》---日本篇 品格書泛濫,貧窮故事催淚于前(旅日新聞工作者)
阪東真理子的《女性的品格》一書銷量突破200萬冊,是今年最暢銷的書。去年的銷量冠 軍《國家的品格》,今年仍在榜上,位居第11位。日本人對有關「品格」的闡述及討論似乎還沒厭倦,只是此類書籍連續兩年坐大,不免令疲憊的讀者有「山中無 老虎、猴子稱大王」之慨。《女性的品格》主張女性在社會活動空間急速擴大的同時,保持有別於男性的品格。作者開出的「品格」處方頗為龐雜:能寫感謝信、坐 姿正確、認得花名、不輕易傾訴戀情、不要商店的免費品、不長贅肉…。一些讀者對作者膚淺且無頭緒的標準感到不快,質疑作者有何資格對他人喋喋不休地講「品 格」。有讀者表示:撇開生活的酸甜苦辣和芬芳腥臭,「品格」一文不值。許多讀者希望,明年高居暢銷書榜首的不再是「某某的品格」。
最受矚目作家:田村裕、嶽本野薔薇
搞笑組合「麒麟」中的田村裕可說是今年出版界的新寵。田村描寫出道前貧窮經歷的自傳體小說《無家可歸的中學生》,銷量突破百萬部,高居今 年暢銷書排行榜亞軍。田村13歲時,某一天家宅突然被銀行收押,不負責任的父親宣佈全家「解散」。作者決定獨立生存,謝絕哥哥姐姐的照顧,在公園內安營紮 寨。他收集硬紙箱以禦寒,與鴿子爭食以充饑…,然而睜大被汗水和淚水模糊的眼睛,作者總能看到母親關切的神情。
這本書雖然暢銷,但獲得的評價並不高。讀者懷疑田村雇槍手炮製「貧乏物語」以賺取同情,現實中他在公園流浪的經歷可能不足一星期。為了彌補描寫能力的欠缺,田村採用催淚彈式的煽情戰術,屢屢強調對母親的眷戀,讀之不免令人乏味。
此外,《下妻物語》作者、被稱為「少女教主」的嶽本野薔薇,9月在東京新宿歌舞伎町接受警方盤查時,被發現攜帶有0.22克乾燥大麻,嶽 本也承認經常吸食大麻。東京地方法院10月底判處嶽本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3年。法官認為嶽本身為公眾人物,其罪行對社會有甚大影響。嶽本則表示將痛改前 非,今後將在作品中宣傳毒品的危害。
最燒話題:言論自由過頭引爭議
去年6月,奈良縣一名16歲的高中男生趁父親外出時在家中縱火,燒死了繼母、7歲的弟弟和5歲的妹妹。應法院要求為該少年進行精神鑒定的 醫生,私自將調查資料交給了前少年鑒別所法務教官、自由記者草薙厚子。草薙根據這些資料寫了《我決定殺了爸爸》,由講談社於今年5月出版。當時的法務大臣 以該書的出版是對司法秩序及《少年法》的挑戰為由下令調查。草薙多次被檢方傳訊,但未透露資料來源。檢方之後逮捕了洩露資料的精神科醫生。此事件引發了出 版界對言論自由的擔憂,「思考憲法與言論自由之出版人懇談會」因而於10月成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