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對「舊日子」的叩訪 ── 讀《舊日子--貝嶺詩選》 楊遠宏

對「舊日子」的叩訪── 讀《舊日子--貝嶺詩選》

楊遠宏 



安妮‧蕾波維茲攝影展

安妮.蕾波維茲(Annie Leibovitz) 攝影作品巡迴展 (10/2006 - 1/2009)



美國知名攝影家、蘇珊.桑塔格生前的女友 Annie Leibovitz的攝影作品将於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展出。(其它展出時間和地點見下方)



Annie Leibovitz的攝影集 Annie Leibovitz: A Photographer's Life, 1990–2005近期出版。


另一本攝影集Women曾由蘇珊.桑塔格寫序。


1988年蘇珊.桑塔格在家中﹐Annie Leibovitz攝。
Susan Sontag at the House on Hedges Lane, 1988. Photograph © Annie Leibovitz. From Annie Leibovitz: A Photographer's Life, 1990–2005



“Susan and Sarah, Harbor Island, Bahamas, December 2002.” by Annie Leibovitz


桑塔格病重期間离开西雅图回紐約...... Annie Leibovitz攝。

Annie Leibovitz: A Photographer's Life, 1990–2005, an exhibition of more than 200 photographs, debuts at the Brooklyn Museum, where it will be on view from October 20, 2006 through January 21, 2007, prior to an international tour. The exhibition, sponsored by American Express, is being organized by the Brooklyn Museum. Among the other venues it will travel to are the San Diego Museum of Art, the High Museum of Art, the Corcoran Gallery, the de Young Museum, 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 in Paris, and London's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with additional venues to be announced.

The material in the exhibition, and in the accompanying book of the same title, which will be published by Random House, encompasses work Leibovitz made on assignment as a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as well as personal photographs of her family and close friends. "I don't have two lives," Leibovitz says. "This is one life, and the personal pictures and the assignment work are all part of it." The material documents the birth of her three daughters and many events involving her large and robust family, including the death of her father.

Portraits of public figures include the pregnant Demi Moore, Nelson Mandela in Soweto, George W. Bush with members of his Cabinet at the White House, William S. Burroughs in Kansas, and Agnes Martin in Taos. The assignment work also includes searing reportage from the siege of Sarajevo in the early 1990s and a series of landscapes taken in the American West and in the Jordanian desert.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photographers of our time, Annie Leibovitz has been making witty, powerful images documenting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since the early 1970s, when her work began appearing in Rolling Stone. She became the magazine's chief photographer in 1973, and ten years later began working for Vanity Fair, and then Vogue, creating a legendary body of work. In addition to her magazine work, Leibovitz has created influential advertising campaigns for American Express, Gap, Givenchy, The Sopranos, and the Milk Board. A retrospective of her work from the years 1970 to 1990 was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in Washington, D.C. and at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in New York.

Leibovitz is the recipient of many honors, including the rank of Commandeur in the French government's 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and the Barnard College Medal of Distinction. She was named a Living Legend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in 2000 and one of the thirty-five Innovators of Our Time by Smithsonian magazine in 2005.

Charlotta Kotik, John and Barbara Vogelstein Curator of Contemporary Art, is the curator of the exhibition.



巡迴攝影展展出時間和地點:
Brooklyn Museum October 20, 2006–January 21, 2007
San Diego Museum of Art, San Diego February 10–April 22, 2007
High Museum of Art, Atlanta May 12–September 9, 2007
Corcoran Gallery, Washington, D.C. October 13, 2007–January 13, 2008
de Young Museum, San Francisco February 9–May 11, 2008
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 Paris June–September 2008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October, 2008–January 2009


上苑藝術館啟動08下半年國際創作計畫 (歡迎海外藝術家/詩人報名)






首屆入選藝術家名單:

首界上苑藝術館07創作計畫入選藝術家:黃珺(觀念攝影)、付小明(油畫)、弗蘭克(油畫)、姜志平(油畫)、竇良羽(水墨)、栗月(雕塑)、席華(裝置)、王山山(陶)、袁亮(陶瓷)、鄒時豐(油畫)、張廣輝(油畫)、朱立波(油畫)……。
 
第二界上苑藝術館07-08創作計畫入選藝術家:
油畫、雕塑、水墨等藝術家21名、語言文字藝術家4名、聽覺藝術家3名、多謀體及影像藝術家2名,目前他們已開始他們為期半年的創作與交流。現在啟動08第二屆下半年創作計畫。

宣導目的:

提供多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創作與交流平臺,從它種藝術創作中吸聚原創力,從而擴大我們的視野、刺激我們的感觀、完成我們對自己的挖掘與發現。

發現與推動在野的優秀藝術創作。提倡具有創造性與詩性語言特質的、和藝術家生存的“現在”相關的生命體驗為創作準則的藝術創新。

當我們將這一計畫不斷地進行下去,他們將成為上苑藝術館對世界形成的一股不能忽略的藝術力量.最終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新增駐館人數與條件:

國內10人,國外5人。年齡不限(偏重30歲以內的青年),學歷不限,國家地區與民族不限。

文 學與詩歌、藝術批評與理論、油畫、雕塑、裝置、建築設計、音樂、舞臺劇、影像、多謀體等為藝術表現形式的創作者,經上苑藝術館委員會常務委員(殘雪、崔衛 平、程小蓓、程美信、賈方舟、蔣浩、孫文波、申偉光、王華祥、西川、肖開愚、夏可君、徐唯辛、徐忠平、朱大可)及上一屆駐館藝術家參與投票,以獲票數最高 的前十-十五名藝術家為准。

進駐時間:

2008年7月-2008年11月(對於在館期間創作特別優秀者,駐館時間將延長)

程式步驟:

任 何人都可以自薦或推薦:提供藝術家個人簡歷,進駐申請,十幅以上作品的電子板圖。經上苑藝術館藝術委員會確認後,由上苑藝術館為其免費提供創作、生活及展 示空間。一個創作階段結束時,組織由各藝術行業的藝術家參預的作品討論會。駐館期間自願參加多個不同門類藝術家之間的跨界藝術活動。

推薦方式:

1、任何個人、集體或組織都可以將推薦書、作品資料、藝術家簡歷及申請書遞到上苑藝術館辦公室。
2、經初選進入候選人名單後將在“上苑藝術館”網站上作公開展示,同時要求將申請時的原作兩件送達上苑藝術館,在“作品候選區”展示,在沒有發現不當之處後,進入投票表決階段。

3、經核對獲票最高者將收到《入選通知書》,確定後,便可辦理進駐手續。

資料傳送:

E-mail:training@syartmuseum.com;ssyuan@126.com 圖片壓縮打包與個人文字申請資料發來。

申請時間:

從現在開始隨時可以申請。該項目為常設,每年兩期,每期4-5個月。駐館期間創作出更為優秀的作品的藝術家,將延長駐館時間。期滿的藝術家也可再次申請駐館。
 


上苑藝術館簡介
Shangyuan Art Scene
類別: 藝術館(含文學館、美術館、現代建築藝術館)
電話: 010-60635299、60635088、60635099
傳真: 010-60635299
網址: www.syartmuseum.com
Email: training@syartmuseum.com; ssyuan@126.com
藝術委員會常務委員:鄧平祥、島子、賈方舟、孫文波、西川、程小蓓
常務秘書:程小蓓
簡介:
總 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可對外展出的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對外接待食宿部份總面積:約3100平方米;上苑藝 術館是由二十一個原創藝術建築、梁思成方案陳列館、文學會所、美術展覽廳共同組成。從2000年開始程小蓓與一群詩人、作家、美術家、建築設計師在北京的 北邊燕山腳下尋找、策劃組織、設計到動工建設,歷時七年,於2006年落成。它成為世界上唯一的:集中當代最優秀的藝術家(殘雪、西川、孫文波、曾力、時 間、黃岩……)共同自主投資建設的一個自己的藝術創作、作品展示和生活的藝術部落;集中當代最優秀的建築設計師(張永和、劉家琨、蘇丹、周偉、孟建 民……)設計出極具原創性的先鋒建築藝術。他們想推動中國建築的藝術化和個性化。完備的民主自治管理模式:藝術管理委員會、建築管理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 會,均由上苑藝術家組成。
上苑藝術館藝術委員會成員:
殘雪、鄧平祥、島子、丁方、賀照田、黃岩、胡旭冬、賈方舟、蔣浩、姜濤、姜傑、景育民、劉麗安、李天元、錢紹武、孫文波、申偉光、時間、蘇丹、唐曉渡、田世信、王家新、王華祥、西川、肖開愚、尹齊、張永和、曾力、臧棣。


上苑藝術館的組織機構:

藝術交流部:
1、 該部所有活動必須是在藝術管理委員會審核下展開。
2、 藝術展出活動:由策展人(不限定人選)提交選題及策劃書。
3、 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文學家、詩人駐館交流。
4、 展開各種形式的學術會議。
5、 開放藝術家工作室。
6、 每兩年舉辦一次非官方藝術雙年展,同時評選出“純民間藝術雙年獎”作品及藝術家。
7、 每年邀請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家5-10名、國內每年十名藝術家一個月,前來駐館創作或學術交流。

推廣部:
1、 負責組織對外宣傳,組織新聞發佈會,與各國駐華記者、文化藝術團體、文化官員建立起廣
泛的聯繫。開展廣泛的網上連結。同時為藝術交流部的每一次活動作好宣傳工作。
2、 組織“上苑藝術批評”作家群,每年定期對上苑藝術家作品進行專場批評並成文對外推廣宣
傳。

3、 加強上苑藝術網站功效。
4、 策劃編輯上苑文學藝術書刊,每年定期出版。
會所及商務部:
1、 為藝術家提供交流會談餐飲(酒吧類)食宿(公寓性質)場所,可同時提供食宿約100人。
2、 為藝術家提供商業服務平臺,包括藝術作品、藝術技能等藝術資源的商務輸出。
3、 組織藝術品拍賣、展銷;
4、 組織藝術類培訓和遠端教育;
5、 開展國際範圍的藝術品及藝術(包括院校間)教育交流。

詳情請見上苑藝術館網址:http://www.syartmuseum.com 
 

投資與加盟機會:
 
上苑藝術中心是一個由詩人、作家、藝術家、建築設計師共同集體出資建設的創作園地,投資人必須從事創作,並可獲得相應空間的工作間及宿舍。有興趣者請與程小蓓聯繫:ssyuan@126.com

Oppourtunity to invest and be part of this unique artists/writers resort in China:
Shangyuan Art Scene is similar to Yaddo in the state of New York. At this early stage of establishment, investing artists and writers are highly welcome. In return, the investers will receive studio and apartment there. If interested, please contact Ms. Xiaobei Cheng at ssyuan@126.com. (Ms. Xiaobei Cheng is a poet and artist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chief founders of this art center.)



國際文學雜誌大展8 〈德國篇〉 《2007美、日、中書市回顧》

國際文學雜誌大展8 〈德國篇〉
繁花盛開的文學閱讀
《書》(Bucher)與《文學》(Lieraturen)
◎陳思宏

在德國,文學雜誌閱讀人口屬於小眾,很容易在書店的雜誌書海中被忽略;同時,以對文壇的影響力來說,文學雜誌亦往往比不上如《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時代週報》(Die Zeit)等報紙的文學版面來得深遠。但儘管如此,德國坊間仍有幾本風格迥異的文學雜誌,以推介文學為宗旨,透過不同的定調與編輯策略,滿足各類讀者的需求。

阿莫多瓦唯一文學創作 在台出版

中國時報  2008.01.02

阿莫多瓦唯一文學創作 在台出版

丁文玲/台北報導


「對於所有亟欲剖析我內心世界的人而言,這本書就是我最誠懇、最透明的自我呈現了。」 震撼國際影壇的西班牙大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十七年前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出版他唯一的文學作品《宛如A片的現實人生》(Patty Diphusa)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香港《明報》刊載馬囯明文章悼念獨立出版人羅志華

羅志華的「一人戰爭」 (明報) 02月 24日 星期日 05:05AM

文﹕葉輝

【明報專訊】那是2月19日,星期二,好一些朋友都打電話給羅志華,可是只聽到留言服務的機械女聲,說「你已被接駁到……」都打了若干次,都聽了若干次女聲錄音,才肯相信,誰都沒法再聽到羅志華的聲音了……

諾獎得主 挺中國異議作家 ------------慕勒書展見貝嶺




【韓政燕、蔡文英╱綜合報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馬尼亞裔的德國女作家慕勒(Herta Muller)前天特別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與中國流亡詩人貝嶺見面,對他表示聲援,並和他及另一些獨立知識份子見面交談。此事也引起會場大批媒體關注。

德國
貝嶺昨天接受《蘋果》訪問時表示,慕勒在百忙之中,特地帶著大批西方媒體,到德國《大紀元時報》攤位,和他見面。她表示此舉旨在表達對流亡文學家的支持,貝嶺則稱她得獎是所有流亡作家共同的榮譽。兩人互相贈書,擁抱。

同有受迫害經驗
貝嶺指出,同樣在祖國羅馬尼亞有受迫害經驗的慕勒,大談她自身的經驗。貝嶺認為,她的支持流亡作家之舉帶有極大的象徵意義,讓他非常感動。
此外,在台掀起政治風波的新疆維吾爾族領袖熱比婭?卡德爾(Rebiya Kadeer)前天從紐西蘭飛往德國,獲准入境,展開德國參訪之旅。昨天她前往波昂,預定明天在法蘭克福書展現身,舉行記者會。





法蘭克福書展 王德威:台灣文學不必歸於一統

2009-10-17
中國時報
【林欣誼/法蘭克福報導】
      「我們不必只有一個家,也不必只有一種政治認同,這就是充滿蓬勃能量、多樣和自由的台灣文學存在的理由。」哈佛大學東亞文化系教授王德威,十六日在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推出一場精彩的演講,將台灣當代文學發展,與複雜的兩岸關係、身分認同及日本殖民等歷史背景連結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清楚而動人的台灣文學脈 絡,精準犀利,贏得熱烈掌聲。

     「高行健的家在哪裡?」「為什麼龍應台的新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受到大陸官方封殺?」這些問題對西方讀者來說難以理解,王德威以「Writing Taiwan: Diaspora and Homecoming(書寫台灣:離散與回歸)」為題,介紹近五十年來不同世代的台灣作家群像,從吳濁流、周夢蝶、楊牧、張大春、朱天文、陳玉慧、駱以軍到伊格言,解釋他們如何因為「外省」與「本土」兩種不同的家庭背景,而呈現出不同的創作風景。

     他舉出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中受殖民台灣人畫像、周夢蝶詩作中的中國鄉愁,張大春則以文學表達對父輩中國傳統的鄉愁、回歸與創新;楊照則企圖書寫上一代曾經歷的日本殖民、白色恐怖等經驗;而陳玉慧的《海神家族》則刻畫出一個融合多種血緣的台灣家庭…

     王德威指出,「離散」與「回歸」兩個看似是相對的詞,但從台灣文學中便可發現,它們也是互相交融的概念,「我們曾經很焦慮,我們的家、我們的根是台灣還是中國?但從台灣文學來看,無論是離散或回歸,都能成為開放、自由且充滿可能性的概念。」

     比如鍾文音、鴻鴻、夏宇等作家,便各自以世界旅行、跨界創作的結合,展現流動且充滿能量的文學內涵,而對哈金、高行健、貝嶺等海外華人作家來說,「家」對他們來說早已不是一個侷限地域、民族或者某種政權統治下的概念。

     他認為,「離散」與「回歸」為主軸不僅是台灣文學背後兩個重要主題,更孕育出今日多元且豐沛的文學風景,而這種「不必歸於一統」的歧異性,正是台灣文學迷人的力量。

     除了王德威,昨日台灣館接連推出楊照、張大春等作家演講,三場演講皆由德國女作家Ulrike Draesner主持,全程使用英文,以期達到國際宣傳效果。楊照與張大春分別以「台灣多元文化」及「漢字書寫」為題,在現場朗誦台灣詩作、毛筆揮毫,張大春還吟曹操的《短歌行》,現場氣氛熱烈。

法蘭克福書展/多元文化 在台灣撞出火花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宛茜】

2009.10.17 04:47 am





作家張大春昨天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以「書」一字從金文到簡體字的轉變,向西方讀者表達正體字之美。
記者陳宛茜/攝影

學者王德威及作家楊照、張大春,昨天應台灣館之邀,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舉行三場專題演講。王德威、楊照分別以離散文學、詩,闡釋台灣文學迥異大陸文學的獨特性;張大春則當場提筆揮毫,解釋「書」一字在中國歷史中造形的轉變,從中闡述正體字之美。

王德威的講題為「書寫台灣:離散和回歸」。他指出,台灣四百年歷史中,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移民和統治者來來去去,「離散」和「回歸/返鄉」,成為台灣文學永恆的兩大主題。

他形容台灣就像機場或法蘭克福書展,不同意識型態和擁有不同故事的人在這裡碰撞出火花,形成台灣文學的獨特性。這種包容性,讓高行健、貝嶺等大陸流亡作家,在台灣也可找到「家」的文化認同。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文學多元化、擁有多元認同的特性,迥異於必須服膺於一種國家、文化認同的大陸文學;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文學可以獨立於中國文學之外、台灣館可以獨立於中國館之外的重要理由。話一說完,立刻引起台下熱烈掌聲。

楊照的講題為「台灣:詩意的文化」。他認為,在各種文體中,神秘、曖昧的詩,最能表達與代表台灣多元文化的特色。

他指出,周夢蝶、洛夫這一代的詩人,歷經戰亂流離後踏上臺灣土地,在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下,只能用晦澀、曖昧的詩意語言表達真實情感。台灣經歷不同時期的 殖民經驗,無法找到一致的文化、國家認同;不同的文化元素在混亂、衝突中找到一種混搭的美感,呈現一種「詩意的文化」,這也是台灣文化、文學的獨特處。

張大春的講題為「漢字為中國文化的根本」。他引經據典當場揮毫,向西方觀眾闡述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書」這個字從金文到簡體字的演變。

他以「書」字為例,解釋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差別:現存書法資料顯示,簡體字的「書」最早出現於西晉時代書法家索靖,為「書」創造全新美學,豐富中國文字造型,但中國字飽含的文化知識卻漸漸消失。

【2009/10/17 聯合報

法蘭克福書展落幕中國流亡作家談印象
記者: 燕青 | 華盛頓 2009年 10月 18日


圖片來源: 貝嶺

貝嶺(右)和米勒在法蘭克福書展

貝嶺講述了對米勒的印象:“......你感到這麼嬌小的一個女子,但是她身上可以產生那麼巨大的文學能量、一個人用筆來對抗一個國家的那種力量,那是讓我感覺非常強烈的。”
為期五天的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星期天落下帷幕。有關本屆書展的主賓國中國的各種話題還在繼續。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勒特意發表講話,支持獨立新聞媒體以及流亡海外的中國作家。與此同時,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幕式期間回憶往事的片段在流亡作家當中也激起共鳴。

*感歎新興媒體衝擊出版業*

流亡海外的中國詩人兼作家貝嶺從書展現場接受採訪時說,他10年前也曾到過法蘭克福書展,相比之下,傳統的出版業和印刷業今不如昔,受到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衝擊非常明顯。

貝嶺不無感歎地說:“跟10年前我來參加書展相比,我覺得書的衰退很明顯、出版業的衰退很明顯;出版社也沒有以前那麼有錢,來賓也沒有以前那麼多。”

貝嶺說,儘管出版業整體上的衰退很明顯,但是由於人們對中國的廣泛興趣,這次書展還是受到各界相當的關注。

*據稱新聞出版署下令零接觸*

對這位流亡詩人和作家來說,未能和來自中國的同行隨心交流,讓他感到非常遺憾。

貝嶺說:“據說中國新聞出版署的政策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作家)跟我們這些人、所有的流亡作家、異議作家採取的是‘零接觸’的政策;不許在任何一個公共平臺上跟他們一起對話、談話。”

貝嶺說,儘管如此,他在非正式場合碰到一些中國作家,大家彼此打個招呼、互致問候,時間不長,但是短短的接觸也讓這位流亡海外多年的作家和詩人心中感到溫暖。

*米勒支持流亡作家*

這次書展期間,他所經歷的難以忘懷的是和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生在羅馬尼亞的女作家米勒的會面和交談。

星期五下午,米勒來到大紀元時報攤位上對眾多記者發表了講話,並且還和貝嶺交談。

米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一公佈,很多人、包括職業作家,都感到詫異,因為她的作品遠遠說不上是廣為流傳。貝嶺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我對她的熟悉度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她得獎的時候我馬上意識到,就是對流亡文學、移民作家,描述在專制社會下人的那種不幸,那種敏感,這是我感覺到非常強烈的。”

貝嶺講述了對米勒的印象:“我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嬌小的女子,這讓我非常吃驚;你感到這麼嬌小的一個女子,但是她身上可以產生那麼巨大的文學能量、一個人用筆來對抗一個國家的那種力量,那是讓我感覺非常強烈的。”

米勒告訴貝嶺說,如果我得的這個獎能夠對你們、對流亡作家有任何一點幫助,我也就覺得很欣慰了。

*默克爾講話激起共鳴*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這次書展的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特意提到了她年青時在東德的經歷,說她那時候最為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在西德的親戚能夠把書寄到她在東德的家。

當時在現場聽默克爾演講的貝嶺說:“她說很多家裡人或者是朋友都希望拿到罐頭、肉類這些平常在東德買不到的東西,但是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寄過來書,所以當她手上有書的時候,她覺得那是那個時候她生活裡最重要的一個精神寄託。”

彼得.偉德豪斯(Peter Weidhaas)曾經長期擔任法蘭克福書展的總監。星期天,他在書展現場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說,這次書展很值得,能夠聽到有來自各方的聲音,有心人能夠在書展期間瞭解到很多有關中國的方方面面。

關鍵字:法蘭克福書展,貝嶺,米勒,默克爾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bookshow-10192009100010.html

法蘭克福書展閉幕 貝嶺和戴睛被臨時取消發言

2009-10-19

第六十一屆法蘭克福書展閉幕。書展公司對於展覽會結果表示滿意,但是是否應該選擇中國作為主賓國的爭論依然在繼續。原計劃在閉幕式發言的貝嶺和戴晴,臨時被取消了發言。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天溢自德國報導。



第六十一屆法蘭克福書展,於十八號,即星期日下午四點半閉幕。今年的參觀者比去年減少九千人,有二十九萬人,但是成交額高於去年。書展公司對於今年書展的結果感到滿意。然而關於是否應該選擇中國作為主賓國的問題在德國社會引起的批評和討論依然在繼續。在閉幕式後,記者獲悉,原來要在閉幕式上作簡短發言的異議人士詩人貝嶺和記者戴晴女士臨時被取消。為此,記者十八號晚上十一點採訪了貝嶺先生。“我在這次來參加正式的法蘭克福書展的時候,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代表主席寫來邀請信,信中談到我大概會被邀請在閉幕式上做一個簡短的致辭。這個簡短的致辭,昨天晚上我在仍然還沒有得到正式通知的情況下,打了個電話給書展國際部主任彼德•利普根。他告訴我,他不負責這件事情,你應該打電話問書展副主席,也就是克勞迪小姐。可是在我還沒有打電話給克羅迪小姐的時候,也就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我收到利普根的電話,他告訴我書展方收到德國外交部的通知,不再請我做閉幕的致辭。他說這是外交部的決定。”

關於戴晴女士的情況,貝嶺先生介紹說,“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下,我是被預先通知了,不要我致辭了。那後面的原因是什麼,我本人並不知道。我雖然在今天被告知,但是至少我的精神準備好一些,另外一位也被邀請做閉幕致辭的戴晴女士,她是在閉幕式開始之前,也就是在下午四點半開始前,四點十五分的時候,也接獲利普根通知,說沒有計劃請她來做書展的閉幕致辭。對她來說這是更突然的事情,至少我的精神準備更好一些。”

對於其中的原因,貝嶺先生說,“這個中間的曲折和原因,我相信只有書展和外交部知道。既然書展說是外交部的指示,那顯然是外交部的決定。原因是什麼,我也無從判斷。”關於這個事件在德國社會可能產生的反應,貝嶺先生說,“就我所知,德國媒體明天會對這個事情做追蹤報導,法蘭克福評論報,還有明鏡線上,關於這個事情都採訪了我和戴晴。”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天溢由德國發來的報導。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807257,00.ht


德中/歐中 | 2009.10.19

法蘭克福書展落幕:中國專案負責人被解職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周日閉幕的法蘭克福書展與其本年度的主賓國中國的關係可謂磕磕碰碰。書展開幕前數周舉辦的一次有關中國的研討會,臨時取消對兩位異議作家戴晴和貝嶺的邀請,書展方險些因此被媒體的討伐聲淹沒。而在閉幕當天的一個招待會上,原本被邀請致詞的戴晴和貝嶺又被告知發言的安排被取消。這一議程上的改變也沒有逃過媒體的眼睛。



流亡詩人貝嶺對德國之聲表示,書展主辦方在向他發出邀請時就在郵件中提到,計畫請他在閉幕活動上作簡短發言。在整個書展期間,主辦方並沒有提起計畫有變更。當貝嶺在閉幕前一天向主賓國專案經理利浦肯詢問是否應在第二天的招待會致詞時,對方讓他同另一位負責人核實。貝嶺表示:"但是第二天上午,我接到彼德•利浦肯的電話,他告訴我說,是德國外交部來決定這個活動怎麼搞,外交部表示不安排任何人在閉幕式上致詞。那我想,不安排,我放棄了就完了。但是當我來到閉幕式的時候,卻發現安排了一位印度代表致辭。"
讓貝嶺感到意外的是,除了德國外交部的書展專案負責人外,在會上致詞的還有來自印度的出版商卡維裡•拉爾罕德。
而與貝嶺同樣被邀請發言的來自北京的作家戴晴,直到招待會開始前最後一刻,才被告知自己的發言被取消了。戴晴在會場上的翻譯對德國之聲證實,招待會開始前十幾分鐘時,利浦肯親口告訴戴晴,會上將沒有她的發言,這是德國外交部方面的願望,利浦肯本人也完全贊同這一決定。


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異議作家貝嶺與戴晴
利浦肯此後對媒體的解釋是,當晚的活動主題是國際文化政策,戴晴與此沒有任何關係,而且這次活動也無關書展的主賓國中國。
或許戴晴與利浦肯的交談引起了在場記者的注意,一家臺灣媒體記者立即進行了現場連線。貝嶺表示他相信取消發言不是主辦方的本意,但他仍不能理解這個決定做出的背景,因為主辦方一再表示,不會因中國方面的壓力影響書展的決定。貝嶺說:"我個人來說,我更關心的是真相,到底為什麼取消。原因是那麼簡單還是有更多複雜原因。"
周日晚間的明鏡週刊線上版和週一的法蘭克福評論報對此作了報導。後者還詳細敘述了周日傍晚發生的情景。幾乎可以預見,法蘭克福書展的主辦方在書展閉幕之後仍將繼續受到批評質疑。
週一上午,法蘭克福書展宣佈,中止與中國項目負責人利浦肯的合作。在一份媒體公告中,書展方表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一段時間以來與書展主賓國中國方面的協調出現困難。"
在書展開幕前數周,書展方舉辦了一場有關主賓國中國的研討會。但原本計畫向異議作家戴晴和流亡詩人貝嶺發出的邀請後來被取消,據說是迫於中國官方的壓力。這使書展方受到德國輿論的批評和巨大壓力。當戴晴和貝嶺最終出現在會場並上臺發言時,中方代表集體短暫離席以示抗議。這一幕使法蘭克福書展及其主賓國在開幕前就陷入了爭議。
但就對書展期間舉辦的各項活動的反映來看,無論是官方還是獨立作家都對中國主題的展示做出了積極評價。貝嶺也表示書展活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機會。但他的遺憾是,書展未能架構起一個官方作家和獨立作家之間直接對話的平臺。此外,"我個人覺得,這一切可能把本來比較單純的文學(弄得複雜了),因為我是一個作家,我更希望文學能呈現在上面。文學的聲音裡可以包括獨立的聲音,對任何體制的異議的聲音,還有你在文學本身上的一種努力。這些全被政治的東西給沖掉了,所以我真的覺得非常遺憾。"

作者:葉宣
責編:達揚

Buchmesse-Skandal
Auswärtiges Amt ohne Meinung
Von Natalie Soondrum



Ripken mit Dai und Bei (Bild: dpa)


Herbert Wiesner, Generalsekretär des PEN-Zentrums Deutschland, findet den Vorgang nur noch unmöglich: Offensichtlich war den chinesischen Dissidenten Dai Qing und Bei Ling bei einem Abschlussempfang der Frankfurter Buchmesse aufgrund mangelhafter Absprachen, quasi aus Versehen, im letzten Moment das Wort entzogen worden. Die beiden wären beim Verlags-Einladungsprogramm auch wirklich fehl am Platz gewesen, aber die Einladungen waren nun einmal ausgesprochen worden.

"Erst verschafft der PEN den beiden Rederecht, und im Nachhinein legt man ihnen das aus, als seien sie darauf aus gewesen, von der Medienaufmerksamkeit zu profitieren", sagt Wiesner der FR: Ihnen sei das Gefühl vermittelt worden, Störenfriede zu sein. Was noch schwerer wiege, sei der Umstand, dass hochbezahlte Kräfte mit vielfachen Erfahrungen bei internationalen Treffen involviert gewesen seien: Peter Ripken, zu dem Zeitpunkt Leiter des Internationalen Zentrums der Messe und der dekorierte Diplomat Max Maldacker, Referatsleiter im Auswärtigen Amt .

《血色中國》增訂版

  

《血色中國》增訂版  蘇明 著

紀念「六四」二十週年,特別推出

【關於內文】
「六四」是一場屠殺嗎?
此書為見證式回憶錄。1989年「六四」期間北京發生的一切,作者有詳盡的描述。「六四」後,作者在中國監獄中受到可怕的摧殘,屢被強暴雞姦和刑求,其遭遇難以想像。幾經猶豫,作者終於克服心理障礙,將「六四」後的慘痛人生披露成書。
全書壯觀,奪人心魄。展現了一個億萬人為芻狗的「偉大國度」中種種令人髮指的黑暗和人性的淪落。


《中國大陸食品污染》

《中國大陸食品污染》周勍  著


【內文】

民以何食為天?
中國大陸食品安全現狀的深度調查報告。
本書剖析瘦肉精、蔬菜農藥殘留、劣質奶粉、海鮮青黴素、手工食品業衛生問題等等各個面向的食品安全真相。作者通過記錄分析歷年中國大陸食品相關事件與走訪專家學者及食品科技公司,呈現所謂中國大陸「黑心」食品的真實面貌,提供消費與鑒別安全食品的警覺及知識。

【作者︰周勍】

長安人。作家、口述史學者。曾任西安倉頡文化研究所所長、《歷史故事報》總編輯、口述博物館》叢刊總編輯。1989年因參與六四民主運動計被判刑兩年8個月。訪學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瑞典、俄國等地相關學術機構。多年來為以中國大陸為主的食品安全相關問題奔走著述,並接受包括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與德、法、北歐、日本等地國際媒體訪問。本書已有日文版,德、韓及英譯本進行中。


【獎項肯定】

2006年入圍兩年一度德國「尤利西斯報導文學獎」7人決選名單。

在中國大陸的權威報導文學雜誌《報告文學》2004年9月刊頭條刊出後,即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書刊摘報」選摘,對中國的食品安全立法和食品安全環境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入選2004年中國報導文學年鑒。

【推薦語】

周勍的書對中國食品的安全現狀產生了衝擊。
—— 美國新聞週刊(NEWS WEEK)

周勍這本書是在多次私下秘密地對工廠廠長、農民、餐廳服務員、醫生等人採訪下完成的。揭開醃菜中的殺蟲劑、童工撒過尿水的涼皮、餐廳為了招攬顧客而在湯中放罌粟殼等食品安全內幕。
—— 英文《亞洲週刊》(ASIA WEEKLY)


今年最讓我思考的一本書。還沒看完,我就打算多在家裡做飯。
—— 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公司(CBS News)北京分社記者Rebecca Kanthor


據記者瞭解,周勍先生之所以只獲得第四名,仍然失之于西方評委對中國問題的瞭解程度的這個關鍵。頒獎期間,周勍先生在大會上下所表現的問題分析和個人魅力,使得很多專家和媒體對他的作品未獲更好獎項而表示遺憾。
—— 德國之聲廣播電臺

此書的語言風格,把中國大陸一般報導文學問題中常見的渲染鼓吹降到最小,而基本上以冷靜客觀敍述為主,常常面對越駭人的事件,作者的敍述語調越平靜,甚至只引用數字,因而把事實本身的衝擊力凸現到了極限。在本書中,文學意識很成功地服務於報導,並加強了報導的深度和力量。
——楊煉 旅英詩人
無視食品安全就是無視人權
---------2006年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推薦辭

楊煉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數千年的中國歷史,是一部緊緊和吃連在一起的歷史,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政治成敗,歸結起來就是對吃管理的成敗。豐衣足食就是太平盛世,饑寒交迫就是亂世的開始。這在共產黨一九四九年奪取權力後,也並沒有大的改變。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實際上是共產風對農村傳統經濟結構的徹底破壞),造成了三千萬多人的死亡。毛澤東在那期間犯下的錯誤,使他在六十年代上半期不得不退居二線,而把直接管理權交給劉少奇、周恩來等人,從而為文革他的再次奪權埋下了伏筆。

八十年代鄧小平的經濟改革,也首先從農村改革開始,農民通過包產到戶某種意義上返回了傳統經濟結構,以家庭或村莊為基礎重建經濟,在短短幾年內使中國農村全面復蘇,中國政府也因此一舉獲得了繼續進行城市改革的基礎。九十年代至今,情況變得複雜了:一方面,令世界矚目的中國經濟神話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增長速度,全國大、中城市高樓聳起,五光十色;另一方面,由於中共堅持滯後政治改革,使極度扭曲的經濟/政治結構持續地向城市和權力/利益集團傾斜,九億農民再次成為被殘酷剝削的對象,2004年獲得尤利西斯報導文學獎首獎的《中國農民調查》已清晰報告了近年中國迅速黑社會化、黑手黨化的現實。

在這個大背景下,吃和食品再次成為焦點。這裡也同樣有兩個面向:一面,城市裏吃的文化極度蓬勃、甚至瘋狂。成千上萬的飯館、琳琅滿目的市場,遍佈各處,人滿為患。從官商互相拉關係,到老百姓朋友間的聚會,在食物上花樣翻新、一擲萬金。另一面,半個多世紀的共產黨專制,把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權力思維方式,充分擴散為對全社會人心道德的惡性污染,飲食業的高利潤,直接誘使食品製造者們毫無道德地以假冒真、以次充好、甚至任意添加化學毒素;只要能讓食品好看,有助於拉顧客上門。法制的鬆弛、權力的介入,使這種黑心行為也大規模進入了中國出口食品工業,並已經引發了多起國際爭端和抗議。

我在國內的朋友,早已在互相警告:千萬不要——至少盡可能少——到外面吃飯。因為自己在家做飯,至少還有選擇材料、清洗準備這最後一道防線,而出去吃飯則無異把自己交給毒藥製造商,損失錢是小事,簡直就是自殺和任別人毒害。一個以悠久美食傳統著稱的古老文明,墮落到這種程度,不能不令人感到失望。人為的食品污染是一場對人類健康和道德底線的無聲挑戰,它正在整個中國大陸的大地上進行。

中國大陸最重要的報導文學雜誌《報告文學》在2004年9月號上發表了長篇報導文學〈民以何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現狀調查〉。全文正面突破這個當局諱莫如深的禁區、深入黑洞進行第一手材料調查。這也是以具體完全的事實、通過精細的文學構思寫出的第一部有關這個題材的作品。作者周勍對此題材長達兩年的調查,其艱難危險的程度,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比跟毒犯還要驚險。」

作為報導文學,此書把報導和文學的觀念結合得很好。全書構思猶如五個樂章,分為縱、橫兩個向度:縱向上緊扣食品安全現狀調查,以相關的思考為貫穿發展;橫向上展開大量材料,為思想提供論據。如此層層深入,立體地建立起一個文學的文本空間。此書的語言風格,把中國一般報告文學問題中常見的渲染鼓吹降低到了最小,而基本上以冷靜客觀敍述為主,常常面對越驚人聽聞的事件,作者的敍述語調越平靜,甚至只引用數字,因而把事實本身的衝擊力凸現到了極限。文學意識很成功地服務於報導,並加強了報導的深度和力量。

食品直接涉及國內國際人們的生命安全,造假者——特別是與當權者勾結的官方造假者——知道事關重大,因此絕對不惜用殺人滅口來保護自己。這給調查增加了巨大的困難。即便如此,整部作品讀來仍觸目驚心。例如:被中國人列為開門七件事中的首要生活必需品食鹽,卻成為頻繁引發中毒事件的毒物;山西萬家燈火大酒店造成168人中毒、陝西省乾縣造成115人中毒;吉林省長春市因不法分子用亞硝酸鹽投毒,造成117人中毒。再如,四川人引以為傲的的四川泡菜,成都的部分企業卻是用DDT泡製的。泡菜廠的老闆說他們根本不吃自己做的泡菜,只給外地人吃。不久前北京召開的食品安全高層研討會上,有關專家估計, 中國大陸每年實際發生食物中毒例數至少在20—40萬人;約三分之一人的癌症是吃出來的。由於食品添加劑(激素)的作用,嚴重殘害中國孩子,7歲女孩來初經,6歲男孩長鬍鬚,屢見不鮮。

當吃食已成一種毒品工業,人民還如何能以它為天?食品的目的是生命、是滋養,可現在食品生產的目的,卻恰恰為財害生。為什麼食品之天會演變到如此地步?這與其說是在向黑暗的經濟勢力提問,不如說是在向中國大陸整個畸形的政治經濟結構、以及被徹底敗壞了的人性道德提問。

中國大陸食品意味什麼?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直接事關十三億到十五億人口,但也絕對不止於此,更事關全世界數十億人口的健康。談論中國現實的書很多,但從食品這個第一現實切入者,由口探討到心,這本書是一個先例。而調查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猶如進入一個黑洞,而且因為直接涉及社會負面影響而被政府官員列為機密,使作者在發掘、尋找第一手材料時,遇到巨大的困難和危險。本書的力量,正在于首次公諸于世的大量原始素材。作者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調查,尋訪了眾多食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並查閱中國內外大量公開或內部出版物,通過極為具體的人物、事件,以清晰的時間地點和數位資訊,令本書的內容扎實、可靠可信。

食品污染問題,是一場靜悄悄的戰爭。也許沒有血腥和硝煙,但實際上更為強韌難摧。本書的寫作,直指食品安全的核心——人的生命安全。無視食品安全其實就是無視人權:人的生命權、生存權、知情權、思想和言論權。中國大陸的食品污染中,人為因素極大。本書揭示了極度扭曲的政治結構加上所謂市場經濟,可以把經濟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蓄謀犯罪。中國食品污染問題開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二十一世紀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急劇惡化。這座人性廢墟,正是專制結出的惡果和苦果。中國人在過去貧窮中失去的權利,現在在中國大陸經濟神話的表面下仍在失去,而且愈演愈烈,連整個世界也面臨著被捲入的威脅。這場戰爭,正是人性之惡與貪對人類良知發動的大規模戰爭。中國大陸的食品問題之本質也不可避免地是政治問題,改變食品安全更必須從改變政治結構入手,本書試圖給出的其實是所有中國問題的共同答案。

(作者為詩人, 2006年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評委)




——中國政府可能崩潰在食品污染上
仲維光


周勍曾憂心指出:如果不注意食品安全問題,未來導致中國大陸國力崩潰的原因非常可能是因為食品污染問題而引起的社會動亂。針對這個一髮千鈞的問題,他在幾年前就已開始了大量、翔實具體的研究調查工作,部分成果就是現在這一本書《中國大陸食品安全透視》。《中國大陸食品安全透視》不僅是一本難得的好書,而且作者在當今中國知識界也可謂鳳毛麟角。為此,在所謂瘦肉精、紙包子等事件再次使得中國大陸的食品污染問題引起世界關注的時候,我希望向讀者推薦周勍和他的這本書。2006年,這部書在重要的國際報道文學獎-----尤利西斯報導文學獎中獲得第四名,在柏林獲得了尤利西斯獎評獎委員會的一致好評。事後一些評委婉坦率地承認,由於異國語言、文化等原因,使他們對這部作品和作者的理解緩慢,因此,對於它和最高獎項失之交臂感到遺憾。它在中國一出版就遭到了禁止,但在香港、臺灣以及日本等地得到出版,英文、法文與德文譯本已在翻譯及授權出版中。

周勍以他固有的對世界、社會和人的好奇和探究,在歐洲跑了幾千公里。此間我也有幸接待了他。這的確是萍水相逢,周勍乘坐飛機,伴著北歐的星空在深夜十二點鐘到達德國文化名城科隆,接到周勍,驅車進入深夜,返回百公里外的埃森。接下來是杯觥交錯,曆罷古今盛衰,數盡人世滄桑。短暫的幾天,使我更深地領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我最近二十多年來少有的感覺。他有個非常好使的大腦。這個大腦不僅能夠舉重若輕、庖丁解牛般地駕馭解析各種沉冗繁瑣的資料,而且有一種迅速的凝聚能力,這種凝聚力能夠使思想穿透並超越現實,洞察更開闊的歷史深處。

單就所涉及的題目來說,這該是每個人必讀的書籍。食品是我們日常生活、甚至整個生命中最重要的內容。你如何能不知道你吃的是什麼,它們是怎樣來的?為此,這樣一個題目,這樣一個問題, 不得有一點虛假和造作,必須嚴肅對待。當我們談到假冒偽劣的商品,污染毒化了的食品的時候,尋根而上就會發現,在中國大陸流行的欺騙之風,不僅在物質產品上,也更在精神產品、文字產品上。這是一個社會現象。沒有一個領域是孤島,甚至這種浮誇虛脫的欺騙之風正是起自文字,起自所謂知識份子。物質領域假冒偽劣和精神領域中假冒偽劣相輔相成造成了今天中國社會的腐敗。然而,這卻也正是周勍的過人之處,生於文化大革命時代的他,受的是一整套假大空的教育,入門、成名的是最容易浮躁虛華的文學,最終卻仍能出淤泥而不染。
在談假的、偽劣、污染有毒的食品的時候,周勍為我們提供了一盤真正的、貨真價實的、營養豐富的精神食品。這本《中國大陸食品安全透視》擲地有聲。這在我來看,不但是一個語言文字問題,而且也是一個思想方法的問題,甚至其中包括做人的問題。周勍之所以能夠在那個充滿污染的社會,拋棄了那套假大空的敍述論證語言,是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已經超離了那種意識形態式的黨文化框架。這種意識形態式的作品的典型特點就是主題先行,一切為主題服務。對他們,由於主題是最重要的,於是,一旦主題確定了,就肆意濫用很多他們自己也不懂的概念、術語,弄得花裡胡哨、雲山霧罩。這樣的作品常常不但減低了那些真正事實、數字,乃至思想觀點的分量,而且無論它持什麼樣的政治立場其自身都是有毒的,就好像某些具有強烈副作用的藥物和食品一樣。與此相反,周勍在作品中卻是有事說事、有問發問,沒有任何裝腔作勢和虛張聲勢。做到這一點在我看來非常不容易。
為寫這本書,周勍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為獲得第一手的資料,瞭解到真實的情況,他城市鄉村、天涯海角,親自進行了實際的調查和訪問。結果令人震驚,我們這樣一個以美食文化著稱,幾千年來推崇忠孝禮儀廉恥的民族,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進入商業社會。為了求生和金錢,美食也罷,禮儀廉恥也罷,在這個當代中國社會的秩序中都遭到徹底的蹂躪。食品污染、毒化已經幾乎無處不在。你吃的豬肉是用有毒的瘦肉精催發的,麵粉有添加劑,水果有催熟劑,甚至馳名中外的鹹魚和泡菜的泡製,為了製作便利居然使用含有劇毒的DDT。
是商業和自由經濟摧毀了我們的美食文化、倫理道德,及我們的傳統良心嗎?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來自西方的經濟現象為什麼在西方還能夠被社會秩序帶上約束的韁繩,不至氾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周勍不是一個淺嘗輒止的人,他的揭示讓人們看到,原來為食品污染打開了大門的是人們對於政策多變的恐懼和那個說謊比說真話要安全的社會秩序。 沒有人能夠否認,謊言曾經統治了中國半個多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謊言使得中國的經濟幾乎崩潰,每一個在那個年代生活過的中國人都曾經經歷過食品和精神文化的赤貧。八十年代後,在謊言的繼續中開始的所謂改革,因為不但根本沒有想對謊言的進行徹底清理和檢查反省,而且仍然壓制迫害任何對過去謊言的揭露,所以民眾當然也就不會相信此後的一切就不再是謊言。果然,食品毒化如此嚴重的原因就是那些職能部門,就是那些建立社會秩序的政府官員的放水養魚、養寇自肥。
中國大陸社會五十年來對精神的毒化,對社會倫理道德和傳統的摧殘,是這個食品污染的基礎。沿著周勍的目光,你能夠看到,和五光十色的有毒食品緊密相連的五十多年來的當代中國社會基礎,就是彌漫的、無所不在的恐懼和彌漫的、無所不在的謊言。使商販能夠放肆地說謊、欺騙的,就是那些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靠吹牛撒謊造假等手段混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位置上的現實。但眾人眼睛是雪亮的,沒有人能夠一手遮天。所以,透過食品問題周勍呼籲,必須針對這種泯滅天良的撒謊綜合症患者,建立一個機制,讓制度來保障,整體地醫治因貪顢而泯沒的人心。
(作者為華人學者)


第一章 繫於口舌之間的民族命運
食與歷史
食文化與民族命運
禍自口入──污染食品之戕害

第二章 被撕破的天
中國傳統小吃的現代變異
泡菜 / 貴州毒湯 / 紅油火鍋老湯
陝西涼皮 / 粽子 / 廣東鹹魚 / 豆腐

當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
所謂「黑心」食品
燕窩魚翅 / 蕨菜 / 腐竹 / 黃花菜 / 食鹽 / 劣糧 / 不合格油品
農藥蔬菜茶葉 / 撲粉年糕 / 增色食品 / 無果果凍果汁
改齡食品 / 罐頭 / 飲料甜食
劣質毒奶粉事件

第三章 瘦肉在中國大陸這樣地變成精怪

發明創造介乎巫術和科學之間
所謂肉食 飲食結構的改變與瘦肉之風行 / 瘦肉變得令人聞而色變
人禍之源 / 歐洲案例 / 瘦肉精在中國大陸 / 抓精怪 / 禁令

瘦肉精檢測真相
食品檢測科技公司訪問錄


第四章 從鴉片戰爭到食品安全之戰
污染品出口全球 問題海產,中國內外 / 致癌醬油
國際商業對現今中國食品的軟壁壘
國際貿易形式演變 / 看不見硝煙的對峙
食品工業惡劣商譽所帶來的效應
各地防堵令與信任危機 / 經濟損失

第五章 新女媧補天
政府之力──食品衛生法
食品改革開路先鋒
他山之補天彩石
由透支的人心反省起


寫在臺灣版後面

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簡介

《胡蘭成傳》


《胡蘭成傳》
張桂華 著

【關於內文】
胡蘭成------張愛玲一生的痛。

早在1945年,胡蘭成便寫下〈論張愛玲〉,並於《今生今世》中以最貼近張愛玲的視角與觀點寫出〈民國女子〉一章。這對於日後延綿不絕的張愛玲研究而言,是唯一且僅有的珍貴參考資料。然而我們對於胡蘭成卻所知甚少,他是曠世才子,還是薄倖蕩子?是投日的文化漢奸,還是中華文化浸淫下的曠世逸才?

是他的哪一面,令張愛玲寫下:「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本書從胡蘭成的故鄉出發,引領讀者與胡蘭成一同經歷上海、香港、日本、台北那高低起伏、跌宕精彩的今生今世,與眾家女子是仙緣如花抑或不過是如夢一場?有經世治國之韜略還是一介朽儒的紙上談兵?且看一生以鮮活熱鬧之人世為其美學基礎、視「民間」為禮樂根源的胡蘭成,如何進出當代文學史,並寫下難以抹滅的一頁。


【關於傳記主人】

胡蘭成(1906-1981)

中國浙江省嵊縣人。杭州蕙蘭中學肄業,並於燕京大學旁聽課程。曾任日本侵占中國時期汪偽政權之上海《中華日報》總主筆,上海淪陷後,任香港《南華日報》編輯。1939年任汪偽政府宣傳部次長、行政院法制局長。1943年與才女作家張愛玲相識後結合。抗戰勝利之後經由香港逃亡日本,於香港時結識新儒家代表學者唐君毅。1974應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之邀至台灣短暫講學,並與台灣知名作家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父女來往交遊,且影響朱天文等人成立「三三」文學社、協助創辦《三三集刊》。1976年因其汪偽政府經歷遭中國文化學院解聘,後回到日本,於1981年病逝東京。主要著作有:《山河歲月》、《今生今世》、《戰難和亦不易》、《華學科學與哲學》(革命要詩要學問)、《禪是一枝花》、《中國文學史話》等。他曾於《今生今世》中近身描寫張愛玲種種,其與張愛玲之間的情緣牽扯、文學影響猶令後人不斷追憶與考掘。

【作者簡介】
張桂華(1955~)

學者,海派作家。生於上海。現任教於上海某大學,曾兼職報紙、雜誌和電臺編輯。主要著作有:《怎樣講道理》、《世界現代文學藝術詞典》、《茶與悟》、《畫的故事》、《藍色幽默》,主要論文有:〈西方有關色情文學的論爭〉、〈我們從哪裡來?〉、〈道德對科學的誤解〉、〈一個未發生應有作用的思想家顧准〉、〈在國家利益之上〉、〈誰是美國的文學之父?〉、〈毛姆,二流作家?〉等。


自由文化社出版
ISBN 978-957-28408-9-4
定價 台幣250;美元/歐元15
開本 頁數:21x14.8cm/336頁
出版 年月:2007年10月

《回歸荒涼》

《回歸荒涼》
 
 
作者:袁紅冰

 
內蒙古大漠裡的最後絕美
 
---- 中國禁書:史詩巨作


人性的美與醜,精神的執戀或超越、涉入與回歸。
袁紅冰的著作能帶給我們昂首前行的勇氣。

袁紅冰的著作能帶給我們昂首前行的勇氣。
從雲水寒心靈的天際時常會湧現出難以言喻的對荒野的神往,而那種神往總是與同一個夢境相連——紫穗的野草紛亂地搖盪起伏,破裂的日球在天邊裸露的鐵黑色岩石間燃燒,像一顆被雷電撕裂的心。每次從夢中醒來時,他都沉浸在又苦又甜的迷惘之中,俊美的面容則沐浴著有火焰神韻的淚水。他不知道這種對荒野的神往是怎樣成為他心靈的一部分,但是,他隱隱感到,自己的命運將在荒涼中展開,那深處有艱難,有痛苦,也有蒼涼與美。他無法為自己這種感覺找到原因,卻又願意長久注視那在他心靈中展開的遼遠。每當那驀然的神往湧上心頭時,他都會處於一種熾烈的迷惘狀態,彷彿自己的生命只是一團空虛的火焰,在呼喚狂暴的風,將他吹向沒有生命痕跡的荒涼。
【內容簡介】

在純粹與生命真理均殞落的時代,《回歸荒涼》是一部探討靈魂高貴可能的長篇詩意小說。追求絕對人格與美的蒙古少年雲水寒,在中國「文革」時期目睹充滿獸性的失格人間,選擇荒涼大漠讓靈性自我放逐。這一向著荒涼的回歸能不能讓精神獲得最後的救贖?作者堅毅、靈柔又慧情的筆鋒,將帶引讀者經歷一段靈魂之旅。
【作者】

袁紅冰(1952~),出生於內蒙古高原。小說家、自由主義法學專家、詩人哲學家、作家,「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現居澳大利亞。書寫領域廣泛,著有長篇小說《自由在落日中》、《金色的聖山》、《文殤》;哲學著作《英雄人格哲學》;政治學著作《民主與共和》;法學專書《法的精神漫談》、《判斷訴訟證據標准論》等。


【薦語】

《回歸荒涼》不同於袁紅冰的其他著作,文風飄逸靈秀,整部作品如同一首散文詩,字字珠璣,是中文藝術可以達到的一個巔峰;深刻刻畫出中國當代知識份子的在民族的普遍墮落之時,對愛情、對真理、對自由、對極致之美的追求。
                                                                                              ---蕭芍

《文化與命運:袁紅冰流亡文選》


《文化與命運:袁紅冰流亡文選》

袁紅冰 著
全書367頁。台幣︰299元、港幣90元
ISBN:978-986-84799-1-3
【關於內文】

   本書為袁紅冰流亡澳洲期間的思想結晶。由作者選其在文學、美學、哲學、文化、政治方面的文章立論成書。
    袁紅冰以流亡者的敏感,感受並觀察著祖國的一切。書中,他也以强烈的熱情與執著的理念,對當今中國知識份子的墮落、專制體制之醜惡犀利批判。
    作者真切的自白與呼告,將牽動讀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