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科隆大學漢學家司馬濤談貝嶺的文學回憶錄



科隆大學漢學家司馬濤談貝嶺的文學回憶錄(圖)
2012-07-12

科隆大學漢學家司馬濤教授認為,如果說德國社會不瞭解中國的很多情況,那麼對於中國當代文學和文學家的探索,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心路歷程,知識和精神的探索就更不瞭解。三月出版的貝嶺的文學回憶錄部分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圖片:貝嶺先生在2011年法蘭克福書展與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略薩見面交談(天溢提供)

三月,在文學上戰後在德國最具影響的蘇爾坎普出版社出版了貝嶺先生的文學回憶錄,《逐-有關中國》。該書出版同時貝嶺應德國西部一個文學之家邀請,到德國進行了兩個月的訪問交流,並就這本書在德國很多地方進行了一系列的報告討論活動。對於這本書,德國、瑞士及奧地利等國歐洲最重要的德語報刊都發表了書評。

究竟如何評價貝嶺及他的文學努力,記者採訪了科隆大學漢學系熟悉貝嶺的司馬濤教授(Thomas Zimmer)。司馬濤教授認為,西方文學界和貝嶺的交流已經在另外一個層次,在精神和文學的領域。對此司馬濤教授說,“因為貝嶺在西方社會已經生活和活動了一段時間,他也認識了很多西方的知識份子和作家,所以他應該比較瞭解當代西方社會。他那種看問題的角度等對於西方知識份子和讀者來說,就可能比較容易接受,比較容易看得懂,不需要解釋特別多,如貝嶺的想法,貝嶺的問題,他涉及的什麼特殊環境,及發展等等。”

對於德國文學界、評論界究竟看重貝嶺的哪些特質,司馬濤教授說,“另外,從我認識貝嶺,以及他和德國的一些作家的交流方面來說,我覺得,他們是非常看重他的那種為自由、為流亡文學等等所做的貢獻。例如他和那兩位德語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赫塔•穆勒和耶利內克的關係都不錯,因為她們都非常重視他發表的文章和他寫的作品等等。”

司馬濤教授認為,和德國人是通過文學瞭解中國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的主流傾向最重要區別是,貝嶺的德文新書已經超越了表面的政治和社會層面,直接向德國知識界展示了當代中國知識份子在文學和精神的探索中的經歷和遇到的問題。而這不僅對德國社會,而且對德國知識界、文學界來說都是陌生的。對此,他說,“我覺得貝嶺對德國文學界的影響已經有不小了。我也準備寫一個書評。他能夠補充很多德方、現代德國讀者可能不瞭解的中國知識份子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特別是六四後的那種發展,特別是心理發展的背景。他讓更多的德國讀者瞭解了這個背景。我覺得,他的書在這方面是成功的。他提到了很多德國人不瞭解的。漢學家可能知道一點,但是年輕的讀者,年輕的知識份子對中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發生的情況,對中國知識份子當時產生過什麼影響,很多人是不瞭解的。他提供了很多內部的材料,德國人目前還不知道的一些東西。”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天溢由德國發來的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